关于“重阳”那些事,你了解多少?每年重阳,人们都会登高望远、秋游观景、佩插茱萸、亲朋赏菊、吃重阳糕…… 但重阳节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典故?人们又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爬山、插茱萸、赏菊呢?听我细细给你道来……
一、重阳节来历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二、重阳节典故 (一)历史故事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二)神话传说 东汉时期,方士费长房法力无边,有一个徒弟叫桓景。桓景的家乡瘟疫横行,父老乡亲非常苦难,他自己也曾因病差点丧了命。 为了除掉瘟魔,恒景学成后,在费长芳的授意下带着茱萸叶子和菊花酒,在九月九日天地之气极阳之前,骑着仙鹤赶回家为民除害。 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按师傅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每人发了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手持降妖宝剑,靠着密授避邪用法,没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 自此便有了九九重阳节,登高望乡、插戴茱萸、喝菊花酒的传统。
三、重阳节新事 2012年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草案对现行法关于家庭成员纠纷处理,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侮辱、诽谤、虐待、遗弃老年人法律责任的条款作出修改完善。 草案进一步完善了老年监护制度,维护了老年人的相关权益。 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人节。 重阳节由此又包含了“尊老敬老爱老”的含义。
看了这么多,重阳节的“那些事”你懂了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玮裕通信祝你节日快乐,平安喜乐,不止重阳! |